国际民间学术交流

时间:2012/04/06

字体:[ ]

  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最初的几年,捷克、苏联等国家的微生物学家多次来华参加学术交流,随着我国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在国际相关领域的影响力的逐年提升,我国微生物学科研工作者的国际交流活动也日趋活跃。其中,中国微生物学会在促进和加强国内微生物学工作者和国际同行的广泛交流与合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成效显著。

1983年至1986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先后接待了美国微生物学术交流访华团、美国应用微生物学代表团、美国应用酶学代表团和美国细胞生物学代表团等来我国进行参观、访问,并组织了大、中、小型学术报告会、座谈会近70多次,参加报告会和交流的科技人员约2700多人。学会还接待了美国菌种保藏中心(ATCC)史蒂文森主任和博士钟顺昌、国际微生物学会联合会(IUMS)主席吉哈特博士、美国缅因大学杰史曼教授以及日本京都大学清水祥一和大宫帮雄教授、美籍华人茅秀生博士等来访。访问期间除参观外,还组织了菌种保藏方法、微生物发酵中的膜工艺、芽孢耐热的机理、噬菌体分型、纤维素酶和食品工业以及沼气发酵与细菌分类等学术报告,参加讲座的科研人员达300余人次。

1985年10月,我学会接待了自费来华举办医学真菌学培训班的美国真菌学家H.Jane Shadomy,Smith Shadomy和James T.Sinski,三位博士在南京办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65人参加了学习。

1985年11月,学会派出以廖延雄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六人赴新加坡参加了第四届国际兽医流行病学与经济学术讨论会。

在1991-1996年第六届理事会期间,学会所属的专业委员会主办了多次双边和多边学术会议。如第一届中日国际病毒学研讨会、第二届国际酶工程学术会议、第二、三届中日国际真菌学学术讨论会。学会接待了朝鲜放线菌生物固氮代表团,还接待了美国、日本、伊朗等国家学者的访问,组织了学术报告和参观。

1996-2001年第七届理事会期间,中国微生物学会和所属的专业委员会筹办了9个国际学术会议。1997年在北京举办的第十届国际放线菌生物学研讨会,有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354名(其中国外230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一批国际著名学者担任了此次会议的顾问,会议学术水平很高,对促进我国放线菌研究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十届国际放线菌生物学学术会议 1997.5. 北京


1998年第四届中日国际真菌学会议在珠海市召开,与会代表250多名,中方150人,日方100人,另有菲律宾、韩国、印尼等国外专家参加。2001年,第五届中日国际真菌学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此次会议扩大了范围,吸收亚太地区真菌学家参加会议,大会汇集了300多位来自日本、印尼、泰国、菲律宾、新加坡、伊朗和中国等8个国家的真菌学工作者,是我国医学真菌界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

1999年6月,第三届中日国际病毒学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这是我学会与日本病毒学学会长期合作、定期举办的双边学术会议。同年10月,第三届亚太地区生物杀虫剂学术会议在武汉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的代表100余人参加会议,效果甚佳。

2000年8月,在上海召开了第七届中日国际微生物学学术会议,两国学者系统地交流和深入探讨了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开展,双方学者认为有必要继续合作。同年10月,中日酶工程国际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我国从事酶工程方面研究的20名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

2001-2006年第八届理事会期间,进一步加强了与亚洲、欧洲等过的一些微生物学学会间的联系。

中日病毒学研讨会是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及日本病毒学学会等联合主办的连续性大型学术交流会议,每二年举行一次。第四届中日国际病毒学学术会议于2002年在昆明召开,第五届中日病毒学研讨会于2004年在日本大阪大学召开,第六届中日病毒学研讨会于2006年在上海召开,第八届中日国际病毒学研讨会于2010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每次研讨会都反映了中日双方当时代表性研究项目的最新成果,对一些新兴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宿主免疫反应、流行特点、疫苗的研究与开发等热点问题展开专题讨论,中日病毒学研讨会为建立新的更广泛的合作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第八届中日国际病毒学研讨会   2010.10  黑龙江省哈尔滨


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会、日本酶工程学会主办的中日酶工程学术研讨会也已经逐渐形成传统。“第七届中日酶工程学术讨论会”于2002年在西安举行。“第八届中日韩酶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在杭州举行,韩国酶工程学会和韩国酶工程学家首次加入,使该会议成为代表亚洲酶工程较高水平和未来趋势的系列会议。“第九届日、中、韩酶工程研讨会”于200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各方代表对酶工程领域的工作及前景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会议进一步促进了各方研究人员的合作及交往,对亚洲酶工程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八届中-日-韩国际酶工程会议 2004.10  浙江省 杭州


2006年6月,中国微生物学会代表团7人出席了在法国巴黎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第16届国际人和动物真菌学会大会,我国代表共有7篇论文参加了交流。会议还确定了2009年的大会举办地点为日本东京,同时,将在中国北京举办该会议的卫星会。

第十七届国际医学真菌大会北京卫星会  2009.5 北京


环境微生物特别是极端环境微生物的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是当前国际科学研究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以此为主题,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或协办了多次国际会议。2005年的6月“第二届国际微生物环境基因组学国际会议”在上海举行。此次会议由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中国微生物学会和中国生态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会议围绕用基因组学方法研究废水处理的各种生物反应器系统以及污染物降解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及其调控、营养物循环和富营养作用的微生物生态研究等重大问题开展学术交流,巩固已有的合作关系,并积极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

次年,200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极端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聚焦于极端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适应机理、功能基因组学等热点问题,着重分析和探讨极端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促进了我国科学家与国外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07年,为了加强中-德环境微生物领域科学家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德科学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德国Bayreuth大学联合举办、中国微生物学会协办的中德“微生物与环境学术研讨会”于9月23日-28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德国、荷兰、奥地利、瑞典的科学家就水体/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生化过程、微生物降解污染物及其修复、与环境质量相关的微生物学过程进行了主题报告和讨论,同时也使与会专家看到了该领域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国际极端微生物学术研讨会  2006.8  北京

中-德微生物与环境学术研讨会  2007.9 北京


此外,中国微生物学会所属的专业委员会积极申请和承办了国际上有影响的、大型的一系列学术会议,2005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国际生物防治与生物技术研讨会”、2005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分子微生物学与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五届国际工业微生物和生物技术研讨会”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1年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泰国蒙格科特工业大学(King Mongku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dkrabang)主办,中国热带农科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和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九届生物防治与生物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2月27-30日在海南省海口市成功召开。应用生物技术和方法防治作物病虫草害问题,对于解决农产品安全、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九届生物防治与生物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1.12  海南省海口市


伯杰氏手册被誉为微生物研究者的“圣经”,是微生物系统学研究中的权威工具书。近些年,中国在系统微生物学研究领域发展迅速,由中国科学家发现的微生物新物种增多,《国际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杂志》去年刊登的论文中有20%来自于中国。2011年5月19日伯杰氏手册基金会首次将系统微生物学学会(BISMiS)成立大会走出美国和欧洲,落户北京,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这表明中国的系统微生物学研究力量不断壮大,赢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已逐步走向世界。该次会议由伯杰氏手册基金会、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山东大学、河北大学和华北制药集团等单位承办。全球系统微生物学研究领域顶级的科学家以及将近400位海内外微生物学者群聚北京,参加了此次盛会。

伯杰氏国际系统学学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2011,5  北京

中国微生物学会自成立以来,邀请过许多著名的微生物学家来华讲学,派出过多批微生物学家到国外开展学术交流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中国微生物学界在国际上的影响正在逐步扩大。


上一篇:与美国微生物学会(ASM)的交流

下一篇: